学习更多范文从这里搜一搜

日记两则教案

2025-02-12

日记两则教案

  作为一名老师,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,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、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。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日记两则教案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
日记两则教案1

  教学目标:

  认识13个生字。会写8个生字。

  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懂得应该关心有困难的人,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。

  有写日记的兴趣,并按照日记的格式,开始学写日记。

  教学重难点:

  理解课文内容,增强学生团结互助的意识;使学生能按照日记的格式,学写日记。

  教学准备:

  生字卡片

  教学内容:

  课本第-页

  教学流程:

  第一课时

  一、导入新课

  二、识字写字

  1.自由读课文:画出生字

  2检查生字的`读音

  3小组自学,识记生字

  4小组交流

  5给生字组词

  6指导写字

  四、 朗读课文

  第二课时

  一、自读课文,用自己的话说说两则日记的内容。

  二、朗读感悟

  1. 自由读课文:“我”做了几次梦?每一次都梦见了什么?为什么会不同?

  2. 全班讨论:两次做梦的心情有什么不同?

  3. 比较朗读

  4. 指名读课文:读后你想对“我”说些什么?

  三、实践活动。指导学写日记。

日记两则教案2

  教学要求:

  1.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。会认13个生字。

  2.朗读课文,了解日记的格式。

  3.通过学文,学习妈妈热心助人的品质。

  教学重难点:

  通过学文,学习妈妈热心帮助他人的品质是本课的重点;朗读课文,了解日记的格式是本文的难点。

  教学方法: 集中识字、表演朗读

  课时安排:两课时

  第一课时

  一、板书课题,激发兴趣。

  1.齐读课题,借助看图你认为这篇文章是写哪方面的内容?

  2.学习日记的格式。

  写日记,先在第一行的中间写上日期、星期几,天气怎样,再换一行空两格就可以开始正文了。

  3.作者的这篇日记格式是怎样的,请学生谈论。

  4.作者在日记里写了些什么内容呢?

  二、学习第一则日记。

  1.齐读。

  2.理解羡慕的意思,再说一句话。

  3.妈妈给我买回了白纱裙吗?我的.心情是怎样的?

  (理解迫不及待)

  4.妈妈买回了许多礼物,并分成了两份,为什么?

  5.同桌交流讨论。

  三、学习第二则日记。

  1.小声说说这则日记的日期、星期、天气。

  2.第一则日记中的阿英妹妹究竟是谁?她是个怎样的孩子?

  (勤快、好学)

  3.我又做了个梦,我梦到了什么?

  4.现在,我还想买那条漂亮的裙子吗?从哪儿可看出来?

  5.梦境说明了什么?

  6.交流讨论。

  四、扩展练习。

  1.说说你周围的助人为乐的故事。

  2.练习写一则日记。

日记两则教案3

  教学目标:

  1.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。会认13个生字。

  2.朗读课文,了解日记的格式。

  3.通过学文,学习妈妈热心助人的品质。

  教学重点:通过学文,学习妈妈热心帮助他人的品质。

  教学难点:朗读课文,了解日记的格式。

  教学准备:相关课件等。

  课时安排:两课时。

  教学过程:

  第一课时

  一、谈话导入新课

  你了解它吗?

  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两则日记。(出示:24日记两则)

  二、学习生字

  要读好课文,先得过生字关。

  多形式读。

  多形式读。

  多形式读。

  生字会读了,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记的?把你的好方法与大家分享分享。

  三、读书——说话

  现在我们读课文,老师对同学们读书没有更多的要求,我也不问你们问题,什么问题也也不问。只有一个要求:读完了,你有什么话要说吗?说什么呢?说你的感想,说你的理解,也可以说你的疑问。

  咱们试一试,以后养成一个习惯,读完了就应该有话要说。

  接下来我们一边读一边想:我要说什么?

  现在开始读,怎么读都行。

  读完了吗?还想读吗?真好,好孩子就喜欢读书。哪些同学愿意来轮读一下第一则日记?

  一起读。

  哪些同学愿意来轮读一下第二则日记?

  一起读。

  都读过了,老师想问一下,有谁敢举手,说我是全班读得最好的?

  她这么说是骄傲吗?不是,是自信,是勇敢,是有胆量的孩子!我们请她读最后一段。

  读了课文,你们有什么要问的吗?

  课文中的我梦想成真了吗?结果妈妈送她什么礼物呢?(她的`梦想没有成真,因为妈妈的礼物是一条粉红色的布料连衣裙,一个红书包,还有一套《少年儿童百科全书》,就是没有她心爱的裙子。)

  她的梦想没成真,结果心里真不是滋味,哪里能看出来?谁能读出感情?

  四、指导写字

  同桌互读,并说说可以组成什么词?

  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,这8个字可分成几类?为什么这么分?

  师范写“姑、娘、妹”。(提醒学生女字旁的横变成提,生先书空,再在书上描红。)

  (同样方法指导书写“昨、晴、份、粉、读”。)

  第二课时

  一、谈话激趣

  上节课我们是读书——说话,这节课我们是读书——提问,来个问答大挑战,行吗?

  二、读书——问答

 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,读完后,围绕课文内容,你能对其他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吗?

  接下来我们一起交流讨论,哪个同学来提问?

  预设:

  (阿英妹妹是苗家小姑娘,家住贵州山区。她很勤快,帮妈妈干活,也很好学,不是看书就是问问题。)

  (妈妈不小气。因为她一直寄钱帮助阿英读书,阿英穿的衣服和路费也是妈妈寄去的;六一节那天,妈妈买了连衣裙,一个红书包,一套《少年儿童百科全书》送给阿英,所以妈妈不小气。)

  (她梦见妈妈带她去买那条裙子,她没让妈妈买,她把钱省下来买书送给苗家小姑娘。)

  三、学习日记格式

  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?

  日记比以前学的课文开头多了日期、星期和天气,但没有题目。写日记要写明。

  四、练习写日记

  你们觉得我们班谁最聪明?为什么?

  同学们说的对吗?坏习惯要改正!接下来把刚才同学们讲的话用日记的格式记下来,就成了日记。

  试一试,写一写,行吗?

  先写他的外貌,接着写他的聪明,最后写他不好的地方,按这样的顺序,开始。

  五、展示日记

  板书设计:

  日记梦想心情

  第一则穿上白纱裙不高兴不买白纱裙爱心

  第二则省钱买书

  送给苗家小姑娘

日记两则教案4

  

  1、会认13个生字。

  2、能正确书写8个生字。

  3、能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,知道小作者的转变。

  

  识字、写字。

  

  生字卡片、小黑板。

  

  第一课时

  一、导入新课

  1、小朋友们,你们知道什么叫日记吗?(请知道的小朋友说一说,老师相机点拨,特别讲日记的.格式)

  2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小朋友写的两则日记。板书课题,齐读。

  二、初读课文,认识生字

  1、自由读课文两遍,用“□”标出课文中的生字。

  2、认记生字:

  ⑴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认记,并为它组词。

  ⑵ 抽生说说记住了哪些字,是怎样记住的?

  如:昨:“作业”的“作”去掉单人立,加上日字旁,就是“昨天”的“昨”。

  纱:“沙子”的“沙”去掉三点水,加上绞丝旁,就是“纱巾”的“纱”。

  粉:与“份”比较记忆。左边相同,右边不一样。粉:粉红。

  份:几份。

  妹:想一想,女字旁的字还有哪些?归类记忆。

  3、同桌互读、男女生赛读、齐读生字。

  三、再读课文

  1、在识字的基础上再读课文,看看是否能把课文读得正确、通顺、流利。

  2、抽生读课文。

  3、齐读课文。

日记两则教案5

  教学目标:

  1、借助字音,初读课文。

  2、运用识字经验,识记生字。

  3、初步接触日记的书写格式。

  教学重难点:

  1、认读生字,书写生字。

  2、掌握日记的格式和内容来源。

  教学准备:

  生字卡片、相关课件。

  教学过程:

  第一课时

  一、谈话导入,激发情趣:

  同学们,我们每人都有一些“心里话”“悄悄话”是吗?有时这些悄悄话不想对别人说,只想把它写下来,这就是“日记”。今天,老师就与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个小女孩的两篇日记,看看她有什么“心里话”。

  板书:日记两则

  二、初读课文,认读生字:

  1、学生自读课文,能借助字音,读通顺。

  2、检查学生认读情况:出示生字卡片认读。

  3、(课件出示)师生合作,找出识记方法。

  换偏旁:作—昨 沙—纱 份—粉 科—料

  加偏旁:奇—寄 未—妹 次—羡

  要注意:“慕”的下面不是“小”字。“套”字的笔划规则。

  4、师随机抽读卡片,巩固识字。

  三、借助经验,识记生字:

  1、小组合作,拼读字音,找出分析字形的方法。

  2、学生汇报,教师总结。

  本课的生字都是左右结构,除了“昨”字,都是熟字加偏旁。

  3、生字组词比赛,看谁说得多。

  4、开火车练读。

  5、师范写生字,生注意观察。

  6、生临写,是巡查。

  四、复习巩固:

  1、做课后“看看写写”,注意不要写错别字。

  2、简单说说:“日记”写的是个人的什么内容?

  五、作业:

  朗读课文,记住日记的书写格式。

  第二课时 总____电____

  教学目标:

  1、复习生字。

  2、在理解的基础上,能读好人物不同心里的情感表达。

  3、学会写日记。

  4、能从故事中受到启示。

  教学重点:

  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。

  使学生在学文基础上体验“爱”和“被爱”的幸福。

  教学准备:

  生字卡片,相关课件。

  教学过程:

  一、读生字卡片,朗读课文:

  1、出示本课生字卡片,学生认读。

  2、指名朗读课文,其他学生感知课文,了解课文内容。试说说日记写了些什么内容?

  二、朗读感悟:

  1、学生自读第一篇日记,找出我写日记的时间、天气、掌握日记的格式:日期、星期、天气。让学生自己说说以“今天”为例的书写格式。

  2、第一段讲了什么内容?是真实的吗?从“我”的梦中,可以看出小女孩的什么心思?她对那条裙子有怎样的感情?(期盼)指导朗读。

  3、可是“我”的希望实现了吗?我没得到想要的东西,心情怎样?引导学生用失望的'语气读第二段。(课件出示插图)

  4、妈妈不但没给“我”买裙子,还把礼物分给了谁?如果你是我,你会怎么想?你的心情又会怎样?(用疑问、生气的语气读)

  5、同学们,想知道答案吗?让我们一起翻开“我”的下一篇日记。学生自由朗读。找出妈妈这样做的理由?

  6、谁来说说:“阿英妹妹”是谁?妈妈为什么那么关心她?妈妈都是怎样帮助她的?(介绍贵州山区,让学生体会到这样做的理由)

  7、阿英是个怎样的孩子?(勤快、好学)用叙述的语气读。

  8、“我”又做了个梦,这回又梦到了什么?这次“我”对裙子的态度有转变吗?我的梦境中还出现了什么人?我们一起在干什么?

  9、通过这个梦,说明了我的思想有了什么样的转变?“我”还会生妈妈的气吗?“我”理解了妈妈吗?

  10、引导学生用幸福、渴望语气读第三段。

  三、教学回顾:

  1、教师范读课文,让学生感受情绪的变化。

  2、思考讨论:妈妈这样做对吗?为什么?我得不到自己喜爱的裙子应该生气吗?想一想,今后的我会有什么思想与行动上的变化与进步?

  四、作业设计:

  学会这篇课文后,把你的想法和感受也用日记的形式记下来。

  五、板书设计:

  梦裙子—— 失裙子—— 见到阿英—— 梦跳舞

  (希望)——(失望)——(理解)——(希望)

日记两则教案6

  一 授课时间:

  二 课题: 24 日记两则 (第一课时)

  三 学习目标:

  1 初步认识13个生字,会写8个字

  2 正确,较流利的 朗读课文。

  3 有团结互助的意识

  四 学习重点:识字

   学习难点:书写美观

  五 学习准备:生字卡片

  六 学习方法:自学为主

  七 学习过程:

  (一)激趣学习日记格式

  1 导语:小朋友,我们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事情,有些事情还给你留下了

  深刻的印象。但你是否想过把其中的一些事情记录下来呢?

  2 进入新课: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,是两则日记,日记是每天记录人物,

  事件,感想的'小文章。自读课文,看看写了什么?

  (二)学习生字

  1 小老师带读,师正音

  2 多种形式读

  3 交流识字方法

  (三)朗读感悟第一则日记

  1 自由读,想一想:“我做了一个什么梦?梦想成真了吗?

  2 指名答,师板书

  3 小组分工读,指名读,指导个别句子的朗读

  4 “我”为什么怪妈妈小气呢?

  5 多种形式读第一则日记

  (四)小结

   写日记就是把当天发生的,印象深刻的事情记下来,而不是像记流

   水帐一样,把一天做的事情一件一件罗列下来。

  (五)指导书写

  1 认读要写的字,正音。

  2 观察字型,发现规律

  3 示范书写,重点指导

日记两则教案7

  设计理念:

  这篇课文记录了“我”的两次“梦”。记录了“我”的梦与现实生活之间由矛盾到统一的过程,记录了在城镇的“我”与贵州山区小女孩阿英之间的关系,让学生感受她们之间的差别。“我”那白纱裙的梦,在妈妈的影响下,变成了苗家山寨里的民族同心舞。

  这个故事很有时代意义,根据这一特点,在教学时要结合生活现实,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。这样,学生在阅读时,能够看到自己平时的影子,能够想起自己平时的思想与行为,也许还能够让学生从学习这篇课文开始,学会多想想别人,少想一点儿自己。

  教学目标:

  1.认识“则、咋”等13个生字。会写“份、粉”等8个字。

  2.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懂得应该关心有困难的人,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。

  3.有写日记的兴趣,并按照日记的格式,开始学写日记。

  教学重难点:理解并体会小女孩团结互助的`美好情感。

  课前准备:生字新词卡片、课件

  课时安排:2课时

  教学流程:

  第一课时

  一、导入新课

  导语:小朋友,我们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事情,有些事情还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但你是否想过把其中的一些事记下来呢?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,是日记两则。(板书)“两则”就是“两篇”的意思,体会“则”是量词。课题还可以说成“两则日记”。

  能谈谈对日记的了解吗?

  日记是每天记录人物、事件、感想的小文章。请大家读读课文,看看作者写了什么?

  二、初读感知。

  1、自由读课文,要求: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,把字音读正确,同桌互相检查。

  2、了解日记的格式,让学生发现今天学习的课文与以往有什么不同,明白日记的格式。

  3、出示生字词,指名读、开火车读,检查学生学习生字词的情况。

  4、自由读两则日记,思考:“我”做了一个什么梦,梦想成真了吗?

  三、朗读感悟第一则日记。

  过渡:在两则日记中,我的梦想都没有实现,我的心情有什么不一样呢?让我们先来朗读感悟第一则日记。

  1、自由朗读课文思考。

  2、小组分工读,指名读。解决“我”为什么怪妈妈小气呢?(联系第一自然段,理解“羡慕”。)

  指导:“我”的梦想没有实现,要把“我”不高兴的语气读出来,还要注意标点的停顿。

  3、指名、分组或齐读第一则日记。

  四、小结。

  写日记就是要把当天发生的、印象深的事记下来,而不是像流水帐一样,把一天做的事一件一件列下来。

  五、指导书写。

  出示:同偏旁:昨、晴

  同部件:份、粉

  1、认读要写的字,教师重点正音。

  2、观察字形,发现规律,分类说说写字时要注意的事项。

  3、示范书写,重点指导。日字旁:写的瘦长一些,折笔稍向里收。

  4、学生练写。

  第二课时

  一、巩固识字,复习引入。

  “一字多词”:

  “粉、料、套、贵、费”等字,让学生找朋友,看谁找的多。

  二、朗读感悟第二则日记

  1、指名分节读课文,大家评议。

  2、自由朗读课文,思考:“我”又做了一个梦,又梦见了那条心爱的白纱裙,这回“我”有没有得到这条白纱裙呢?

  3、反馈:体会“我”的高兴的心情。

  4、联系上文,感悟我变化的原因

  “苗家、贵州、失学”抓住这些词语来理解。

  联系自己身边的生活,举例说说这些因生活困难而失学的感人事迹。

  教师可补充几个事迹。

  5、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,要把“我”梦中开心的事,高兴的语气读出来。

  6、说说“我”是个怎样的人?

  三、指导书写。

  出示:同偏旁字:姑、娘、妹

  1、重点指导:女字旁:撇点的撇要写的长一些,第三笔不要超过右边的撇。

  妹:右边的部件上横短,下横长。

  读:第五笔是横钩,不是横折钩;最后一笔是点,不是捺。

  2、学生练写。

  四、巩固识字。

  1、用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情况。

  2、完成“看看写写”的练习。

  五、课后延伸。

  按照日记的格式写一则日记。

  六、板书:

  24、日记两则

  我

  梦想白纱裙----妈妈不给买----不让妈妈买

  (喜欢)(生气)(高兴)

日记两则教案8

  教学目标

  1、会认13个生字。

  2、能正确书写8个生字。

  3、能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,知道小作者的转变。

  教学重、难点

  识字、写字。

  教具准备

  生字卡片、小黑板。

  教学过程

  第一课时

  一、导入新课

  1、小朋友们,你们知道什么叫日记吗?(请知道的小朋友说一说,老师相机点拨,特别讲日记的格式)

  2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小朋友写的两则日记。板书课题,齐读。

  二、初读课文,认识生字

  1、自由读课文两遍,用□标出课文中的生字。

  2、认记生字:

  ⑴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认记,并为它组词。

  ⑵ 抽生说说记住了哪些字,是怎样记住的?

  如:昨:作业的作去掉单人立,加上日字旁,就是昨天的昨。

  纱:沙子的.沙去掉三点水,加上绞丝旁,就是纱巾的纱。

  粉:与份比较记忆。左边相同,右边不一样。粉:粉红。

  份:几份。

  妹:想一想,女字旁的字还有哪些?归类记忆。

  3、同桌互读、男女生赛读、齐读生字。

  三、再读课文

  1、在识字的基础上再读课文,看看是否能把课文读得正确、通顺、流利。

  2、抽生读课文。

  3、齐读课文。

  第二课时

  一、复习导入

  1、认读生字卡片。

  2、齐读课文。

  3 想想日记和课文在格式上有什么不同?师根据学生回答规纳总结。

  二、细读课文,理解内容

  第一则:

  1、学生自由读第一则日记,看看这篇日记是什么时候写的?

  2、小作者在六一儿童节前一天做了一个美妙的梦,她梦见了什么?(她梦见妈妈买了一条漂亮的裙子送给她)

  3、她的愿望实现了吗?我们一起去看看。

  4、妈妈回来了!她的手里提着一大包东西呢!里边有些什么呢?(老师范读第二自然段,学生仔细听,看看包里有些什么)(抽生说说)

  5、所有的东西都有两份,你知道为什么吗?(一份给我,一份给阿英)

  6、小作者没有得到心爱的裙子,她心里高兴吗?如果你是她,你心里会怎样想?(抽生说说)

  7、试读第四自然段,读出生气的语气。

  8、齐读第一则日记。

  第二则:

  1、请女生齐读第二则日记,男生仔细听,看看这一则日记是什么时候写的?写了些什么?(7月20日写的,写阿英妹妹来到我家和我做的又一个梦 。)

  2、阿英是个怎样的人?(她是一个贫穷的苗家小姑娘,很勤快也很好学。)

  3、阿英妹妹告诉我些什么?(她说妈妈一直寄钱帮助她上学。)

  4、读到这里,你觉得妈妈是个什么样的妈妈?你还生妈妈的气吗?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?(请生说说。)

  5、小作者又做了一个梦,这次她又梦见些什么呢?(生自由轻声读第三自然段,想一想她又梦见了什么)(她梦见妈妈带她去买裙子,可是她没有买,她用钱买了许多书带到苗家山寨,把书送给苗族小朋友,还和他们一起高兴地玩。)

  6、如果你是小作者,你还会买那条裙子吗?为什么?(请生说说)

  7、齐读第二则日记。

  三、学习写字

  1、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。

  2、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生字组词。

  3、学生观察生字,说说观察的是哪个字,你想提醒小朋友写的时候注意些什么?

  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:

  份和粉:左边不同,右边一样。

  昨和晴:部首相同。

  昨与作比较:昨:昨天 作:作业。

  晴与清比较:晴:晴天 清:清水。

  姑、娘、妹三个字部首相同。

  姑与故比较:姑:姑娘 故:故乡。

  娘与食比较:娘:姑娘 食:粮食。

  强调写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的笔画。

  4、学生描红、写字。老师巡回指导。

  四、完成课后练习

  1、出示小黑板,上有课后练习看看写写。

  2、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做,其余在书上做。

  3、集体订正。

  4、齐读。

  五、 拓展训练

  1、课文里树叶、苹果、桃子里的生字还有两个我们没学,你认识吗?认一认。

  2、展示小朋友写的日记。